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课程编号】ENV13004 | 【所属模块】学科基础课 |
【学分数】2 |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春季 |
【已开设次数】5 | 【建议选课人数】60-70 |
【授课教师姓名】程红光 | 【授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 Email: chg@bnu.edu.cn 手机:13911828720 | 【授课教师所属单位】 十大正规赌平台 |
【先修课要求】 |
一、课程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环评制度不断完善,对防治环境污染、减缓生态破坏、实施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落实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开展国土整治、实现绿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大正规赌平台特色方向,具有光辉的传统和重要历史地位。课程旨在让学生们了解环评的目的,对象,评价技术方法,采用标准,实施步骤等基础内容,系统地介绍我国环评的法规、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水体、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以及工程分析、社会经济评价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了解、熟悉和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0学时)
主要内容:
了解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概念;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的提出和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线;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利益方;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本章作为绪论,使学生了解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基本概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以及环保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明确学习方法与意义。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环境影响评价的主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其它教学环节:
布置作业:(1)阅读一篇相关的英文文献,并制作PPT准备讲解讨论。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并制作PPT准备讲解讨论。
(3)编写一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制作PPT准备讲解讨论。
(二)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0学时)
主要内容:
介绍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介绍环境标准体系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和工作程序,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分类及遵循的主要原则,掌握并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
其它教学环节:
(三)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0学时)
主要内容:
阐述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综合评价的定义及主要方法;
介绍GIS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综合评价的方法,了解环境影响评价中GIS的应用,并且能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
(四)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0学时)
主要内容:
污染源及污染物;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污染源调查的方法;污染源评价的方法;工程分析概念及作用;工程分析的方法;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工程分析的关键点;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工程分析的基本理论,了解如何编写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和生态破坏型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污染源评价的方法;工程分析的方法、工作内容及关键点;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和生态破坏型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
其它教学环节:
(五)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一)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地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水质模型的标定。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表水体污染的基础知识以及地表水体的自净过程,理解并掌握地表水体(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的水质模型以及水质模型的标定方法。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水体污染及自净;水质模型及模型的标定。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英文文献
(六)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二)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教学要求:本章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工业建设项目、水利工程、矿业开发等人类开发行动对地表水的影响,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模型的选择;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评价及分析。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英文文献
(七)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知识;
污染源调查的范围、内容及方法;
大气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成分、大气层的垂直分布、主要气象要素、大气边界层温度场和风场等基础知识,掌握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奠定基础。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污染源调查的范围、内容及方法;等标污染负荷评价法。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英文文献
(八)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与范围、工作程序;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熟练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及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高斯模型;大气污染物浓度计算中参数的确定;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英文文献
(九)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一)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特征和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等知识,掌握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奠定基础。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土壤环境影响的分类及识别;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十)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二)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土壤环境影响(土壤退化、土壤侵蚀与沉积、污灌残留、土壤中农药残留)预测;
土壤环境容量计算;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实例分析。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熟练掌握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过程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土壤退化、土壤侵蚀与沉积、污灌残留量、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预测;土壤环境容量的计算;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十一)第七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一)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方法;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噪声的来源,环境噪声的评价量及其计算,评价标准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掌握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奠定基础。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环境噪声的评价量;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十二)第七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二)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主要内容:
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工作内容及范围;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各类典型环境噪声的识别、预测和评价。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工作内容及范围;环境噪声预测模型;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十三)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及特点;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介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和特点,明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掌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区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奠定基础。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区域开发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十四)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二)2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区域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基本内容,能够独立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区域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区域环境容量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讨论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十五)讨论课 4学时(课堂讲授0学时+课程实践4学时)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前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学生讲解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沈珍瑶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教程[M],北京:十大正规赌平台出版社,200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试行)[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包存宽,陆雍森,尚金城.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第一辑)[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胡二帮主编.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世界银行. 安全保障政策[EB/OL]. http://www.worldbankgroup.org.cn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评价导则2003[S]. http://www.adb.or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
环境保护部:http://www.zhb.gov.cn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http://www.china-eia.com
中国环境标准网:http://www.es.org.cn
中国清洁生产中心:http://www.ccpp.org.cn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
亚洲开发银行:http://www.adb.org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http://www.epa.gov
环境影响评价既是一项法律制度,也是一种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学习应始终抓住这两个核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学习时,应注意: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体系—系统性;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法》条文—准确性;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时效性;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学习时,应注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关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变化更新。
1. 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2. 平时成绩由课后作业与课堂成绩组成
3. 课后作业:共15次,平均1次/周
4. 课堂成绩:教师布置,学生制作PPT,讲解15分钟,教师点评并给出成绩
5. 考试采用百分制。